首页 > 资讯中心 > 企业资讯

中国科大南迁50年,50人在高新的报道之一:用AI技术引领智能驾驶未来

2020年11月5日

中国科大南迁50年,50人在高新。讲述50名在合肥高新区工作、生活、创新创业的中国科大师生校友的故事。合肥湛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中受邀本次采访。具体采访内容如下: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合肥湛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张中始终把这句话当作座右铭,而挂在他办公室最醒目的一幅文字“用AI技术引领智能驾驶未来”则是湛达智能追求的目标。

“合肥是一座科技之城,中科大是我的母校,很多同学都在合肥,合肥高新区和中科大先研院对科技创新型企业有很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到现在我们还在享受许多优惠政策,创业环境很好。”2014年,已在上海中电科工作多年并成为单位技术骨干的张中应中科大同学邀请,毅然回到了老家安徽,成立湛达智能,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

创业之路并不平坦。此前一直致力于技术探索,并未过多涉足市场推广的张中,很快体会到企业寻求市场的难度。如何让产品走向市场,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让产品在市场上体现自身的价值?湛达公司的未来将如何发展,在市场竞争中给自己什么样的定位?张中为此进行了长达几年的探索和市场调研。

通过长期的市场调研后,张中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汽车数量越来越多,交通管理部门和交通执法人员压力过大,而交通安全监管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动态交通违法行为取证与执法。

经过无数次的设计改良,湛达智能于2018年12月发布国内首创的基于人工智能动态交通违法自动审核机器人,2019年2月推出国内首台动态交通违法自动抓拍机器人。自此,湛达智能国内首创开辟了交通管理中的一个全新的细分领域——动态交通违法自动抓拍及审核系统。

该系统可以对视频进行智能分析,实现对随意变道、加塞、逆行、占用公交车道及非机动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智能审核识别,并可自动提取违法车辆的车牌号、地点、类型、时间等信息,解决了拍摄举报人工审核流程冗长、效率低等难点。

截至目前,湛达智能已拥有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专利3项,发明专利23项,软件著作权36项,产品已在全国四十多个城市和地区落地应用,主要包括动态交通违法自动抓拍机器人、自动审核机器人、移动天网机器人、交通行为分析云平台、智能网联动态监控云平台、热成像机车安全辅助驾驶系统、矿井无人驾驶系统、5G交通AI系统等,在智能交通和辅助执法领域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对于企业的前景,张中信心十足:科创型企业赶上了好机遇,正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大好时机,要敢于挑战,勇于创新,始终站在行业的前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以上内容来自新华社专题报道